新书速递|海外汉学(中国学)近期出版新作(二)

来源:中国文化译研网

作者:

2024-03-14

  汉学(中国学)是外国人了解认识中国文化的一座桥梁,是漫长的中国历史文化和外国的历史文化碰撞之后派生出来的一种学问,是中国文化另一种形式的自然延续。

  汉学(中国学)的思潮几经变换,不断发展。为学界以及读者更好地了解、认识世界汉学界的学术成果产出,多维度呈现海外汉学(中国学)研究图景,以“他者”之视角反观自身。中国文化译研网(CCTSS)在世界汉学中心海外汉学数据库的资源支持下,特推出“海外汉学新书速递”栏目,以飨读者。


  海外出版篇


  1.png书籍名The Making of China’s Post Office Sovereignty, Modernization, and the Connection of a Nation (Harvard East Asian Monographs)

  中文译名:《中国邮政的形成:主权、现代化与国家联系》

  作者:蔡维屏(WeipinTSAI)

  









内容简介

  《中国邮政的成立》追溯了中国现代邮政体制的起源和早期发展。纵观全局,它超越了制度历史的界限,探讨了政治运作、经济需要和社会压力对邮政发展的抑制和推动作用。虽然它的主要推动者是大清海关总税务司赫德,更广泛的人物阵容包括外国和本土的工作人员,清政府官员,地方行政,商业利益和外国政府。

  蔡维屏广泛引用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天津市档案馆和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档案馆的档案材料,将邮局的建设置于中国漫长而充满争议的现代化道路之中,将中国的声音带到了前沿。蔡维屏说明了当地机构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这项服务的设计和开发,因为它从试验性的沿海经营扩展到了中国内陆和边境周边地区,这是第一个直接影响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全国性现代化项目。最终,邮局的宏大空间范围对于清政府和后来的民国政府来说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

作者简介

  蔡维屏,英国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Royal Holloway, University of London)历史系高级讲师(Senior Lecturer)。2008年春季学期任教于剑桥大学东亚学系和牛津大学东方学系。同年起执教于英国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历史系。致力于研究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全球化和本土化的过程。研究方向为文化交流和在世界背景下中国现代性机构的形成。目前的研究课题包括中国海关总税务司,中国邮政服务,中国现代制图和中国新闻等。主要著作有Reading Shenbao: Nationalism, Consumerism, and Individuality in China 1919-37 (2009)(《申报》解读:民族主义,消费主义与个性)。'Breaking the ice: the establishment of overland winter postal routes in the late Qing China,' (Journal of Modern Asian Studies, 47:06, 2013).(“打破坚冰:晚清中国设立陆路冬季邮路。(现代亚洲研究,47:06,2013年))。出版了《交通、邮政与近代中国社会变动》(Transportation, Postal Service and Social Change in Modern China)、《我们的生活,我们的记忆,我们的战争:英国对二战的记忆与反思》(Our lives, our memories, our war:Britain's World War II recollections and reflections)、《大清邮政通库伦和外蒙古邮政路线之源起》(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Great Qing Imperial Post Office in Kulun, and the Origin of the Postal Routes in Outer Mongolia)等专著。



  2.jpg书籍名:The Fox Spirit, the Stone Maiden, and Other Transgender Histories from Late Imperial China

  中文译名:《狐妖、石女和中华帝制晚期的变性者》

  作者:苏成捷(Matthew H. Sommer)

  








内容简介

       In imperial China, people moved away from the gender they were assigned at birth in different ways and for many reasons. Eunuchs, boy actresses, and clergy left behind normative gender roles defined by family and procreation.“Stone maidens”—women deemed physically incapable of vaginal intercourse—might depart from families or marriages to become Buddhist or Daoist nuns. Anatomical males who presented as women sometimes took a conventionally female occupation such as midwife, faith healer, or even medium to a fox spirit. Yet they were often punished harshly for the crime of“masquerading in women's attire,”suspected of sexual predation, even when they had lived peacefully in their communities for many years.

  Exploring these histories and many more, this book is agroundbreaking study of transgender lives and practice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Through close readings of court cases, as well as Ming and Qing fiction and nineteenth-century newspaper accounts, Matthew H. Sommer examines the social, legal, and cultural histories of gender crossing. He considers a range of transgender experiences, illuminating how certain forms of gender transgression were sanctioned in particular social contexts and penalized in others. Sommer scrutinizes the ways Qing legal authorities and literati writers represented and understood gender-nonconforming people and practices, contrasting official ideology with popular mentalities. An unprecedented account of China's transgender histories, this book also sheds new light on a range of themes in Ming and Qing law, religion, medicin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参考译文:在帝制中国,人们以不同的方式、出于多种原因脱离了出生时被赋予的性别。太监、男妓和神职人员抛弃了由家庭和生育所定义的规范性别角色。“石女”——被认为在生理上无法生育的女性——可能会离开家庭或婚姻,成为佛教或道教的尼姑。以女性形象示人的解剖男性有时会从事传统的女性职业,如接生婆、信仰治疗师,甚至是狐狸精的媒介。然而,他们往往因“女扮男装”罪而受到严厉惩罚,被怀疑有性掠夺行为,即使他们已在自己的社区和平生活多年。

  本书探索了这些历史以及更多历史,是对中国晚期变性人生活与实践的开创性研究。苏成捷通过对法庭案例、明清小说和19世纪报纸报道的细读,研究了性别跨越的社会、法律和文化历史。他研究了一系列变性人的经历,揭示了某些形式的性别越轨是如何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得到认可,又是如何在其他环境中受到惩罚的。苏成捷仔细研究了清朝法律当局和文人作家如何表现和理解性别不符的人和做法,将官方意识形态与大众心理进行了对比。本书对中国变性人的历史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描述,还对明清法律、宗教、医学、文学和文化中的一系列主题进行了新的阐释。

  作者简介

  苏成捷(Matthew H. Sommer)教授为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历史系博士,现任史丹佛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历史系、东亚系教授。1994年博士毕业后,任教于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历史系,2002年起于史丹佛大学执教。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中国明清社会史及法律史,亦致力于性别研究及档案研究。



  3.png书籍名:Li Dazhao China's First Communist

  中文译名:《李大钊——中国第一位共产主义者》

  作者:单富良(Patrick Fuliang Shan)

  










内容简介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1889-1927年)是中国从帝国变成共和、从传统迈向现代、从皇权统治走向动荡革命的关键人物。

  单富良的《李大钊传》是半个多世纪以来首部英文版李大钊传记,该书利用大量中文原始资料和学术研究成果,研究了李大钊的早年生活、家庭、教育和事业;他向中国人介绍西方文明的努力;他转向共产主义并在早期共产主义运动中发挥领导作用;他的政治和革命活动;以及他死于军阀张作霖之手的悲惨遭遇。

  本书着重于讲述李大钊的个人艰难而非凡历程,同时也对中国的民族经历及其迈向现代化的历程进行了深入分析。

  作者简介

  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历史学博士,美国格兰谷州立大学教授,长期从事中国近代史的教学与研究。著有《征服北大荒》和《袁世凯传》等专著,另有数十篇学术论文见刊。


  国内出版篇


4.png  书籍名:《白晋暹罗游记》

  作者:白晋(著)、J. C.盖蒂(整理)

  译者:祝华

  










内容简介

  白晋是中法文化交流的奠基人,《白晋暹罗游记》是其第一部东方学著作。该书描述了1685年白晋随法国赴暹罗使团远渡重洋、取道暹罗前往中国途中的所见所闻,为我们研究17世纪欧洲人的远洋航行经历和那莱王统治下暹罗的外交、政治、社会等方面的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在研读整理白晋所写从法国至暹罗的旅途日记手稿的基础上,法国学者盖蒂女士撰写了详细的学术性介绍,有助于读者了解法国赴暹罗使团的背景和成员、使团出使前欧洲各国与暹罗的关系,以及白晋的生平及其在中国的经历。此书是了解白晋及早期中法文化交流史的重要历史文献。

  作者简介

  白晋(Joachim Bouvet,1656―1730),1656年出生于法国勒芒,1730年终老于北京。他从青年时期开始接受欧洲人文主义教育,1685年作为“国王的数学家”被路易十四派到中国,在清朝宫廷里为康熙皇帝及皇子们讲授西方哲学、数学、物理学、医学等知识。后在康熙安排下,作为中国使臣出使法国,将中国的政治、文化、风俗等介绍到西方。白晋为沟通中西文化,在实践与理论上都做了艰辛的探索,也为西方早期汉学的兴起做出了贡献。



5.png  书籍名:《上游之旅:人口流动与明清对华南的经略》

  原著名:UpriverJourneys:DiasporaandEmpireinSouthernChina,1570–1850

  作者:麦哲维(StevenB.Miles)

  









内容简介

  在16—19世纪的西江流域,一个特殊的流寓人群沿着西江向上游高地迁移,广泛散布于广东西部、广西、贵州南部、云南东部乃至越南北部。他们中有人再未归,但更多的人在上下游流动间努力维持着与珠三角分居家庭和宗族的联系。广府人的迁移推动粤商网络和广府社会文化扩展至上游,更成为后来世界范围内华人流寓的源头之一。

  作者简介

  麦哲维(Steven B. Miles),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历史学教授。著有The Sea of Learning: Mobility and Identity in Nineteenth-Century Guangzhou(《学海堂与晚清岭南学术》沈正邦译,广东人民出版社,2018)、Opportunity in Crisis: Cantonese Migrants and the State in Late Qing China等书。

责任编辑:吴文志